为何说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的项羽自刎?

英雄迟暮,天命有数,刘邦驾崩是因为平叛而导致重伤不起,刘邦其实一直都明白项羽是命数使然,他临终前更应该感慨的是,他自己尚未完成心中的“大业”。


(相关资料图)

乌江一事,三十岁的霸王不愿意过江东然后自尽,因为他是没有了办法翻盘,又不愿意灰溜溜地逃回家乡,项羽最大的敌人,是刘邦也不是,其实更应该说是韩信,但是韩信能炮制项羽,却又会被项羽屡次所击败的刘邦压制,命运的吊诡真是如此,刘邦驾崩前怎能不唏嘘。

就说刘邦自己,虽说开创大业,可是汉初三杰纷纷有异心,几大诸侯王都已经心不在汉,有着割据的想法,汉朝虽然建立,但是内部依旧不稳。另一方面,刘邦还经历过白登之围,无奈和亲,内外矛盾都是被刘邦暂时压制,而英布之乱,刘邦为了大汉的稳定,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心创业,无力回天。

要说刘邦晚年的遗憾,那主要有三:

一是诸侯王不稳,天下未完全大定。

二是后宫做大,吕雉在刘邦生前便已经威压后宫和朝廷。

三则是汉匈对峙,大汉处在下风,这是民族之争,是刘邦的最无奈。

刘邦非常讲究命数,或者说,整个汉代的人都讲究这个东西,一个人能否成事,在于自己是不是这个命,刘邦在当皇帝前,几乎没有独自领导大胜的战争,先不说武力是否有项羽的一半,刘邦就连领导大型战争的水平都不突出,可是在世人看不到的地方,刘邦当年在起义的路上斩杀了一条白蛇,据说这白蛇乃是白帝之子,而刘邦则是赤帝之子,因此刘邦可以把它斩杀。

这个理由,要比刘邦能力强不强更可靠一万倍。

秦末天下群雄起,刘邦并不显眼,赵高祸乱天下,率先起事的是旧六国贵族,已经成为了布衣的刘邦,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份和别人拼背景,但因为刘邦年纪不算小,他反而在群雄争锋中以“稳”扶摇直上。都说刘邦身无长处,但是他身边的人尽是人才,文武皆备,刘邦自己也说了:

“我这就是当王的命”

而和刘邦同时代的一个人物,他被视为最有希望的下一个皇帝,那就是项羽。

自攻入咸阳起,刘邦和项羽的命运就显然不同了,项羽雄才伟略,将大秦最后的希望章邯以及二十万大军大败,还令章邯投降,但他没想到,却是沛公刘邦率先入城,接受了子婴的降礼,如果是项羽早一步进城,那么这个故事就会不同了。

后来天下形势变成楚汉争锋,项羽其实很倒霉,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韩信到了刘邦那就那么猛,而且是一直追着自己打,韩信是刘邦得天下的核心,本来刘邦自信满满组织联军发动彭城之战,却被项羽击败,而后韩信又以少胜多挽回败局,项羽和韩信提出过三分天下,但是韩信为了心中那口气,偏不答应。

垓下之战,项羽被围,英雄到了这里就已经走到了末路,项羽在乌江畔大发神威,也咆哮着自己的命数不及刘邦,刘邦根本不像能得天下者,但是却坐拥文武能人,刘邦自然是动容的,而且还有些窃喜,因为项羽正好证明了他的“天命”。

但很快,刘邦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天命”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因为刘邦很快发现,项羽遇到的问题,他也会遇到,而且还解决不了。

西汉初,天下七大异姓诸侯王,可是除了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以外,另外的五个诸侯王几乎都有异心,先是燕王臧荼谋反被杀,而后刘邦的发小卢绾又被封为了燕王,谁知道,卢绾过了几年也一同造反,这让刘邦非常受伤。

其实异姓诸侯王的“造反”是从韩信这里开始的,韩信自垓下之战击败了项羽后,兵权便被夺了,刘邦对韩信百般猜忌,导致韩信最终生出异心。韩信引导陈豨起兵入京,而为陈豨做内应,可惜韩信没想到的是,吕后比他更快更狠,最终韩信被吕后所杀。

韩信死后,彭越也步了他俩的后尘,这个时候,仅剩的几个异姓王几乎都反了,刘邦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坚信把握天命,但依旧有人不服他,于是刘邦只好踏上了平叛之路。

其实除了外患以外,刘邦对朝廷内部也有着不满。

刘邦很喜欢戚夫人,还想着因此立刘如意当太子,可是群臣都不同意,萧何、周昌等人强烈反对,令刘邦只好作罢,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开始明白自己的局限在哪里了,他只能做一些小范围的,他喜欢的事情,他的天命并没有强大到让所有人无条件听他的话的地步。

后来吕后逐渐做大,吕后也是沛县之人,得到周昌、萧何等人的支持,加上吕后的娘家也是势力极大的存在,刘邦无法压制吕后。而韩信、彭越这两个大将之死,其实都和吕后有直接关系,刘邦的内心里是不想杀韩信和彭越的,但是吕后却把他们杀害,刘邦明白,吕后这是为了剪除刘邦留下牵制她的力量。

可是还没等刘邦想着怎么处理吕后,英布已经叛乱,刘邦只能先对付造反,谁知道,就是平定英布之乱,让刘邦重伤不起。

在刘邦驾崩之前,刘邦让陈平去逮捕正在平定卢绾的妹夫樊哙,为的就是削弱吕后的力量,保住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的安全,再次出乎人意料,陈平不敢杀樊哙,而刘邦又不幸地驾崩了,樊哙平安无事,戚夫人母子难逃一劫。

当然,刘邦遇到的最大的挫败,还是和匈奴对峙处于下风。

刘邦也有着自己的帝皇理想,本来想着征服匈奴,超越秦始皇,完成他没完成的事,可是现实却是大汉处于下风,无法击败匈奴,刘邦为此只能用和亲作为交好匈奴的政策,虽说两个政权和平相处,但实际上刘邦对此并不满意,否则也不会到了他的曾孙刘彻都要剿灭匈奴。

信天命,但如果有自己不能及之事,则会感到痛苦。

总的来讲,这三个主要的因素,成为刘邦晚年心里的苦楚,自诩天命所归,但也有做不到的事情,项羽说他是有能力但是没命数,而刘邦则是反了过来,有天命,但是却没有掌控一切的能力。

但和项羽不一样的是,刘邦其实看开了。

在讨伐英布之后,刘邦的伤非常严重,不过有御医看过了刘邦的伤后,他和刘邦说,这病可以治好。而刘邦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他和周围的人说,他得到天下,靠的是天命,如果天命还在他这里,那么这病不用治也能好,如果天命不在了,扁鹊来了也没有用。

其实刘邦豪迈的背后,也是如同项羽一般的无奈,刘邦感到很多事情无法掌控,项羽还能相信手中的武器,刘邦只能选择相信天命。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安驾崩,历史上没有记载刘邦的遗言,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刘邦驾崩前后,大汉都还有很多烂摊子没有收拾好,要说刘邦心里不郁闷,那是假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刘邦理解项羽,理解的是项羽的那种“无力感”,很多事情他并不能完全解决。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拼尽全力仍旧是毫无结果,那么再继续硬撑,这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刘邦一开始也是理解项羽的,但他只能从一个“好运者”的角度来看待项羽这个“倒霉者”,后来自然也有着更深的理解,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邦和项羽并没有太多的两样。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中,项羽战败后,来到乌江,本来有一老伯划了船来,告诉项羽,江东还有疆域千里,人民数十万。过了江后,可以从头来过。

但项羽觉得自己没有脸见江东父老,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老伯,然后自刎了。

那么,一世霸王项羽究竟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了结生命呢?有书君分析,应该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一种对贵族精神的恪守。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然而在刘邦和项羽的帝王之争中,刘邦虽是最后赢家,被人们所称道的却是项羽。因为项羽让人感受到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壮。

唐人胡曾有《乌江》诗云: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年项羽虽然兵败但他是有条件从乌江东渡的。他选择自杀,是因为“耻于”逃向东吴再起兵。

项羽身上体现了传统贵族阶级的典型性格特征。做事光明磊落,讲究规则。

比如在垓下,项羽对刘邦说,“咱俩打了这么多年了,还没决出个高低,有本事你还是跟我单挑吧,别让老百姓跟着受苦了。”

堂堂正正地提出挑战,坦坦荡荡的接受输赢,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算计。项羽的这种性格,体现了一种贵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即贵族本色。

再比如,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历来都被认为是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其实,这里面体现了项羽的贵族教养。在他看来,暗算前来赔礼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项羽贵族精神的再一个突出表现,便是崇尚人身尊严,讲求气节。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当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时,他说:当初我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出来,如今他们一个都没生还,只剩我一个人,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父老?即使别人不说什么,我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呀!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项羽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的道德责任感和重情守义的贵族品质。对于刘邦来说可以变通,权宜的事,在项羽的眼中就是苟且偷生,那是为他所不耻的。

这种对于传统道德品质的恪守,虽然看起来有些迂腐,却颇有中世纪时西方的骑士风——为了名节而放弃生命。

二、一种众叛亲离时的悲凉。

除了对贵族精神的执着恪守,有书君觉得,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导致的众叛亲离也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刘邦的圆融通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不听别人的话,而且特别爱显摆。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后,基本不留活口,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

他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谁都知道这样会失去民心,但谁劝他也不听。

韩生出来劝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项羽还一门心思回他的老家去。他说:“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认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走,没人看见,所以没啥用处。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叫衣锦还乡。

项羽最终也没有采用韩生的计策。于是韩生讥讽项羽目光短浅,愚蠢,如同沐猴而冠。项羽听说后,非常生气,就把韩生煮了,然后按原计划衣锦还乡了。

项羽不光对下属很苛刻,动辄就发怒,而且为人吝啬,舍不得给立功的将士加官晋爵、赏赐财物。本来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复玩弄,官印都磨损了,也不舍得颁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财物,堆积如山,也不肯赏赐给士卒。慢慢的,周围的人都被他伤透了心,离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当过差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后来都跟他分崩离析,跟着刘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辅佐他,却处处受项伯掣肘。而项羽本人对范增也并不十分信任。

由于失去人心,乌江边上的楚霸王其实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项羽虽然仍未悔改,但心里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一种大势已去后的绝望。

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对项羽寄予了太多慨叹,是因为普遍认为,项羽是可以渡江并且东山再起的,他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当时楚汉形势,就会发现,即使项羽渡过长江,也已难挽大局。因为江东已不是昔日的江东,早就是刘邦的地盘了。

此时,项羽手下的残兵败将已没有多少,且人心涣散,想要重整旗鼓,在江南重新打天下显然是十分困难。这些项羽应该是了然于心的。

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看起来,他是想过渡江一搏的。

可叹的是,到了江边,本来是""欲东渡""的项羽,看到迎接他的却只是一舟一桨一亭长。

这乌江亭长,本意是救项羽,可是,项羽一见孤零零的一个小亭长,心又凉透了。

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明显是安慰之词。对于一向骄傲自负的项羽,这话成了压倒他自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上所述,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性格悲剧。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人心背离,失去支持应该是他最终自杀的主要原因。

项羽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也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惜。

所以生与死是相对的。也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刘邦不是想明白了项羽,而是肉体让他痛苦不堪。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英雄一世,在战场上受了很多伤,后来每当下雨身体疼痛难忍。可见有时候活着也不是一种乐趣。

活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想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自己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太痛苦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肉体是否真到了尽头,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活不下去。

综上所述:项羽的死和刘邦的死,看似是毫不相干的独立的事件。但剖开死亡的真相,就会发现其实死亡的真相却是差不多的。刘邦会想起项羽吗?肯定会的,因为项羽是刘邦一生最大的坎。但项羽为什么会死,刘邦不会想,因为刘邦只要一个结果而已,五十万大军包围项羽,也是为达到这个结果。所以刘邦不会再去纠结项羽自杀的原因,因为这是刘邦自己想要的结果。既然刘邦不会去想项羽自杀的原因,也就不会悟透这个原因。这是一个宏大的哲学问题。需要心理学来回答。而刘邦死之前只会想为什么自己想死,有病不治的赶走医生。史官只会有选择的记录历史事实,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只能自己抽丝剥茧的还原历史真相。而人性就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基准线。人不可能违反人性,想死就不可能好好活着!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